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應急管理部政策法規(guī)司負責人答記者問
積極探索安全生產公益訴訟
用心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應急管理部政策法規(guī)司負責人就聯合發(fā)布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研究建立安全生產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制度”。2020年4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fā)《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聚焦安全生產事故易發(fā)多發(fā)的煤礦、非煤礦山、?;?、消防、道路運輸、民航鐵路交通運輸、工業(yè)園區(qū)、城市建設、危險廢物等9個行業(yè)領域,集中開展安全整治。2021年1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安全生產法修正草案時,多位委員建議建立安全生產公益訴訟制度。
3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應急管理部聯合發(fā)布一批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積極回應立法需求和社會關切,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安全生產領域治理難題。這是繼去年最高檢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fā)布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后,針對安全生產領域發(fā)布的又一批典型案例。該批案例呈現出什么新的特點?公益訴訟能在服務保障安全生產工作方面發(fā)揮哪些獨特作用?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wèi)列、應急管理部政策法規(guī)司司長王宛生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檢察機關為什么要探索開展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
胡衛(wèi)列: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涉及重大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研究建立安全生產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建議探索開展安全生產領域檢察公益訴訟。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級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專項決定,其中有20個對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探索予以明確。
安全生產領域雖然目前還不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但卻是公益訴訟新領域探索的一項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最高檢作為牽頭部門,已與最高法、應急管理部等責任單位將“探索開展安全生產公益訴訟試點”“推動安全生產法修改時增設公益訴訟條款”作為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公益訴訟相關改革任務的重要舉措。張軍檢察長在去年向兩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及最高檢的一系列文件中,明確將安全生產作為公益訴訟新領域案件的重點范圍。
當前,安全監(jiān)管職能交叉、邊界不清,監(jiān)管缺位、不到位以及執(zhí)法不嚴格等問題仍較為突出;不同層級之間職責不清,同一區(qū)域上下級“多頭執(zhí)法”“重復執(zhí)法”的現象仍然存在。檢察機關開展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有利于破解安全生產執(zhí)法困境。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安全生產監(jiān)督活動中,可以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也可以通過民事公益訴訟監(jiān)督相關企業(yè)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促進各相關主體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guī)范規(guī)程,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這批安全生產領域典型案例是最高檢和應急管理部聯合發(fā)布的,主要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王宛生: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生命重于泰山,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牢安全發(fā)展理念,絕不能只重發(fā)展不顧安全,更不能將其視作無關痛癢的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統籌發(fā)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實現更為安全的發(fā)展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安全生產涉及的社會面廣、職能部門多、法律法規(guī)復雜,需要協調各方系統治理。近年來,應急管理部相關職能部門與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就開展安全生產公益訴訟工作多次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開展調研研討。2021年2月,最高檢張雪樵副檢察長帶隊赴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調研,與應急管理部尚勇副部長圍繞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重大線索信息數據共享協作機制建設進行座談,就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guī)修訂時增設檢察公益訴訟條款達成共識。雙方表示,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位,充分發(fā)揮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獨特價值,要積極溝通,加強協作配合。我們也十分支持和歡迎檢察機關就安全生產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共同防范和化解安全生產風險。
我們了解到,檢察機關自2017年7月正式確立公益訴訟檢察制度以來,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特別是在安全生產等新領域先行先試辦理了很多典型案件。2020年12月,最高檢和國鐵集團聯合發(fā)布了10起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助力解決了一批多年未能解決的鐵路沿線安全隱患。同時,檢察機關針對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礦山和尾礦庫治理、違法建設、違法施工等安全生產公益保護問題,積極穩(wěn)妥進行探索,辦理了一批典型案件,也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各級行政機關、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可和廣泛支持。應急管理部和最高檢聯合發(fā)布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一方面,是希望對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和檢察機關形成協同共贏的示范效應,也促進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注支持安全生產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引入獨立的、外部的監(jiān)督,將檢察公益訴訟作為安全生產行政監(jiān)管的法治保障、破解安全生產公共利益保護困境的有效路徑、推動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記者:這次發(fā)布的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有什么特點?
胡衛(wèi)列:此次發(fā)布的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違法類型多樣化。有的涉及自備成品油、輕循環(huán)油、燃氣等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安全隱患,有的涉及尾礦庫污染、違規(guī)采礦導致地面坍塌等安全隱患,有的是違法建設、違法施工帶來的消防、交通安全隱患,還有的涉及加油站掃碼支付安全隱患等新問題。
二是突出預防性司法理念。最高檢張雪樵副檢察長強調,對安全生產涉及的公益侵害,關注的重點不應是已經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和實然侵害,而應是重大風險。安全生產事故往往會造成復雜的公益損害后果,安全生產公益訴訟的制度價值在于防未病、治未然。浙江省海寧市檢察院督促整治加油站掃碼支付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中,檢察機關專門召開聽證會對“在加油站爆炸危險區(qū)域掃碼支付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進行論證。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檢察院督促整治違法施工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中,考慮到安全隱患的現實危險性和整改緊迫性,檢察機關根據“兩高”司法解釋有關規(guī)定,要求兩行政機關在收到檢察建議書后十五天內依法履行職責并書面回復。
三是公益保護手段多元化。此次發(fā)布的典型案例中,從案件類型看,有兩件是民事、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案件,其他都是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件;從辦案方式看,檢察機關靈活運用訴前磋商、公開聽證、檢察建議、圓桌會議等多種方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從辦案模式看,有的是省級院或市級院牽頭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jiān)督行動,比如黑龍江檢察機關督促整治小煤礦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系列案,七臺河檢察機關督促整治燃氣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系列案等。
四是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的辦案效果。這些案例的安全生產案件的成因復雜、責任主體多元,涉及的監(jiān)督對象包括應急管理、環(huán)境保護、消防、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jiān)管、城管執(zhí)法、住建、商務部門和市縣鄉(xiāng)政府等不同層級的多個行政機構。檢察機關作為第三方力量,通過公益訴訟的方式介入安全生產隱患整治,督促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管職責的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形成合力,推動有關職能部門開展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得到行政機關、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實現了以個案辦理推動類案監(jiān)督促進綜合治理的良好效果。
記者:檢察機關與應急管理部門在開展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推動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有什么工作計劃嗎?
胡衛(wèi)列:一是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供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部署要求,以此次聯合發(fā)布典型案例為契機,加強與應急管理部等有關部門溝通,爭取在涉及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修訂時,增設公益訴訟條款,為建立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奠定堅實的立法基礎。同時,也可以考慮由“兩高”制發(fā)相關司法解釋或會同應急管理部等有關部門出臺關于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的指導意見,從不同層次構建完善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制度規(guī)范。
二是檢察機關與應急管理部門建立常態(tài)化協作機制。在前期協作配合的基礎上,依托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等專業(yè)機構,雙方可以建立重大線索信息數據共享協作機制,通過聯席會議、聯合調研、聯動辦案等形式,在線索移送、信息共享、專業(yè)咨詢、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加強協作,形成安全生產公益保護合力。
三是推動構建安全生產重大線索信息共享平臺。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搭建全國統一的公益訴訟信息共享大數據平臺,實現檢察信息化和應急信息化有關數據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明確數據共享有關要求、范圍、標準、方式及平臺運營與數據安全管理職責,并在實踐中探索與有關行政機關共同建立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機制,共同推動重大事故隱患的有效解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